醫學資訊(三十九) – 認識坐骨神經痛

坐骨神經痛是什麼?
坐骨神經痛 (Sciatica, Sciatic Nerve Pain) 是指沿著坐骨神經分佈的地方出現痛楚、麻痺或無力。痛楚可以由腰到髖關節、臀部直到小腿,通常只影響身體一側或其中一隻腳。

坐骨神經痛的特徵
坐骨神經的位置廣泛,沿著腰背、臀部一直伸展至腿部後側。坐骨神經痛的痛楚十分特別,除瞭如刀刺般的感覺、火燒的感覺,有時候亦會出現如電擊一樣的痛楚。咳嗽或打噴嚏亦有機會令痛楚加劇,而長期坐著或保持同一姿勢亦可使症狀加劇。

坐骨神經痛有什麼成因?
坐骨神經痛的成因不一,常見成因包括椎間盤突出、椎間滑脫、腰骨骨刺、脊椎狹窄等退化引致的骨骼問題,亦有機會由其他問題引致。常見成因如下:

椎間盤突出
當椎間盤持續受壓而沒有得到妥善處理和治療,就有機會撕裂,於椎間盤內的髓核會於撕裂處擠出及壓迫神經根,造成痛楚或發炎。

退化性骨骼問題,如脊椎滑脫 / 骨刺 / 腰椎管狹窄
椎間滑脫、骨刺或腰椎管狹窄等骨骼問題有機會壓迫或刺激神經線,引發炎症、痛楚、麻痺或出現無力症狀等。

長期坐著或保持同一姿勢
長期坐著或保持同一姿勢可增加椎間盤的壓力,引致椎間盤突出和坐骨神經痛。

脊柱創傷
腰椎或盤骨如因運動、跌倒、交通意外而遭受創傷,有機會出現移位及壓迫神經線,引發炎症或痛楚。

除以上常見成因外,亦有兩項較少見但必須排除的原因 – 腫瘤和脊椎感染。

腫瘤
如腫瘤出現於坐骨神經附近位置,有機會令神經線受壓,造成痛楚。

脊椎感染
脊椎感染可導致椎管含膿,一旦壓著神經線,就會造成痛楚。

坐骨神經痛的風險因素
坐骨神經痛有不同的成因,但有以下因素可增加患坐骨神經痛的風險。

年齡增長
隨著年齡增長,脊椎會逐漸退化,有機會導致椎間盤突出、骨刺或腰椎管狹窄,壓迫神經及造成痛楚。

肥胖
體重過重會令脊椎的壓力大增,增加患上坐骨神經痛的風險。

職業需要
如工作需要搬運重物或駕駛長途車輛,就有機會導致坐骨神經痛。

長期坐著而坐姿不正確
不少上班一族和文職人員都須長期坐著面對電腦,如坐姿不正確可增加椎間盤的壓力,引致椎間盤突出和坐骨神經痛。

如何診斷坐骨神經痛?
專科醫生會為患者作詳盡檢查,根據皮神經區 (Dermatome)、反射神經、受影響肌肉及痛楚的位置,斷定受影響的是哪一節脊椎。坐骨神經痛的診斷方法包括:直腿抬高測試

直腿抬高測試對診斷坐骨神經痛有莫大幫助。進行直腿抬高測試時,患者需先行仰臥,專科醫生會慢慢抬起患者雙腳,患者會感覺到不同程度的痛楚。根據患者感覺到的痛楚區域,醫生會診斷患者是否有坐骨神經痛。

磁力共振 (MRI)
磁力共振可清楚顯示骨骼、軟組織和受影響的坐骨神經位置等。

X光影像檢測
透過X光影像,醫生可以看到脊骨位置是否正確,及有否骨刺等,不過就未能看到神經線及其他軟組織的問題。

肌電圖檢查 (EMG)
若有需要,可透過量度神經線的電流和肌肉反應,肌電圖檢查可確定哪一條神經線正受壓迫。

坐骨神經痛有什麼治療方法?
坐骨神經痛可造成難以忍受的痛楚,為患者帶來極大困擾。以下保守治療方法可以減輕坐骨神經痛帶來的急性痛楚:

坐骨神經痛可以根治嗎?
若以上保守治療效果不理想,就需要先準確找出原因再對症下藥,根治坐骨神經痛。相關微創手術方法如下:

神經根脈衝射頻治療 (Pulsed Radiofrequency)
在X光引導下,專科醫生會將電極放置在神經根附近,透過脈衝射頻調節痛楚神經,從而治療坐骨神經痛。

治療特點包括:
• 只需局部麻醉
• 傷口一般只有針孔大小
• 術後疼痛小
• 復原快
• 一般可即日出院,第二天已可活動自如

顯微內視鏡椎間盤切除術
透過X光引導,專科醫生只需在背部打開約1 – 2cm 的傷口,然後放入一條幼管至壓著神經的椎間盤。在顯微鏡下,專科醫生會將突出的椎間盤切除,從而治療坐骨神經痛。

治療特點包括:
• 治療因椎間盤突出而導致的坐骨神經痛
• 手術後一般可於當天落床,第二天已可出院
• 傷口小
• 流血少
• 術後疼痛小
• 復原快
• 需要全身麻醉

顯微內視鏡脊管狹窄減壓術
透過X光引導,專科醫生會在背部打開約1 – 2cm 的傷口,在顯微鏡下,將一條幼管放至壓著神經的黃韌帶和骨刺(增生的骨質) 並取走,從而達到神經減壓的效果,根治坐骨神經痛。

治療特點包括:
• 治療因脊管狹窄而導致的坐骨神經痛
• 手術後一般可於當天落床,第二天已可出院
• 傷口小
• 流血少
• 術後疼痛小
• 復原快
• 需要全身麻醉

顯微內視鏡治療手術後復原照片:

坐骨神經痛有運動 / 方法可以預防嗎?
坐骨神經痛為患者帶來不同的困擾,要預防坐骨神經痛及減低復發機會,可以遵從以下方法:

定期及適量運動 訓練核心肌肉
運動有助訓練核心肌肉,而核心肌肉可保持腰部挺直,維持脊椎健康,避免變形及壓迫坐骨神經。

保持正確坐姿及姿勢
正確坐姿為雙腳平放地上,腰部保持挺直。坐下時如蹺腳、重心偏向一側都可為脊椎帶來不同程度的壓力,日常應避免以上不當坐姿之外,亦應在坐著一段時間 (如30分鐘或1小時) 後轉換坐姿。

(圖文來自〈楷和〉〈HK01〉)
以上資料只供參考,本公司保留最後決定權。